
实证主义哲学
分享
本文的灵感来源于伦敦西南圣詹姆斯干草市场 34 号 Rasp and Crown 的弗里堡和特雷尔老鼻烟馆 (1720-1920) 的部分顾客名单。
伊西多尔·奥古斯特·玛丽·弗朗索瓦·泽维尔·孔德,通常被称为奥古斯特·孔德,是一位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,常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。他在社会科学、哲学和实证主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。他于1798年1月19日出生于法国蒙彼利埃。他出身贫寒,早年在家中和当地的蒙彼利埃学院接受教育。孔德早期的思想影响包括伏尔泰和孔多塞等启蒙运动哲学家。
孔德深受另一位法国思想家亨利·德·圣西门思想的影响。他最初担任圣西门的秘书和合作者。然而,孔德后来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,即实证主义,这与圣西门的思想截然不同。

这位哲学家以其发展实证主义哲学而闻名,该哲学强调经验观察、科学方法论,并摒弃形而上学的思辨。他认为,社会科学,尤其是社会学,应该基于与自然科学相同的观察和测量原则。孔德的实证主义还涉及将科学划分为等级制,其中社会学作为最复杂、最抽象的科学,位居最高层。
孔德在其著作《实证哲学教程》(Cours de philosophie positive)中提出了三阶段律,概括了人类思想和社会的历史发展,即神学阶段(以宗教解释为特征)、形而上学阶段(以抽象和思辨思维为特征)和实证阶段(以经验和科学思维为特征)。

孔德常被称为“社会学之父”,因为他致力于将社会学确立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。他认为,社会学可以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,理解社会秩序,并为改善社会做出贡献。
孔德一生饱受挑战和争议,包括与知识分子同行的争执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。晚年,他过着相对默默无闻、贫困潦倒的生活。奥古斯特·孔德于1857年9月5日在法国巴黎逝世。他的思想对社会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虽然他的一些具体观点和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批判和演变,但他对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视以及对实证观察的重要性,仍在持续塑造社会学领域以及更广泛的人类行为和社会研究。